九月的周末总透着股让人想逃的劲儿——办公室的报表还没清完,孩子的作业刚辅导完,连空气里都飘着股“需要喘口气”的信号。跟老公合计了两天,最终拍板:去阳朔!带娃、带爸妈,找片山山水水,把日子慢下来股票配资学习平台,好好给全家充个电。
出发前没做太复杂的攻略,就定了两个核心:少赶路、多发呆。从我们住的城市飞桂林两江机场,落地后直接租车开去阳朔,走高速也就一个多小时,沿途已经能看到零星的喀斯特小山包,像撒在田野里的巨型馒头,孩子扒着车窗直喊“像动画片里的山”,爸妈也忍不住掏出手机拍照,一路的舟车劳顿,刚进阳朔地界就散了一半。
第一天:漓江竹筏飘着走,十里画廊骑到风里
到阳朔县城已经是上午十点多,先去提前订好的民宿放行李。我们选的民宿就在遇龙河边,推开阳台门就是成片的稻田,青黄相间的稻穗被风吹得晃悠悠,老板还在院子里种了三角梅,红的紫的爬满了院墙,爸妈一进院子就说“这地方选得好,比住酒店舒服多了”。
放下东西没多耽搁,直奔漓江兴坪码头——来阳朔怎么能不坐竹筏?提前在网上订了漓江精华段的竹筏票,从兴坪到九马画山,全程大概四十分钟。刚踏上竹筏的时候,孩子还有点紧张,攥着我的手不肯放,结果竹筏一撑开,他立马被水里的小鱼吸引了,趴在竹筏边缘看鱼群游过,连害怕都忘了。
撑竹筏的师傅是本地人,话不多但特实在,路过好看的景会特意把竹筏放慢,跟我们说“这里拍20元人民币背景最好看”“前面那座山像不像骆驼”。江水是那种清凌凌的绿,能看见水底的鹅卵石,两岸的山拔地而起,有的像笔架,有的像屏风,云飘在山尖上,一会儿遮住半座山,一会儿又散开,像给山盖了层薄纱。我跟老公靠在竹筏的坐椅上,没怎么说话,就盯着山水看,风从江面吹过来,带着点水汽,吹在脸上凉丝丝的,连呼吸都觉得变轻快了。
中午在兴坪古镇吃的饭,找了家本地人常去的小馆子,点了啤酒鱼、田螺酿、炒米粉,还有一盘清炒空心菜。啤酒鱼用的是漓江里的活鱼,现杀现做,鱼肉嫩得能掐出水,裹着啤酒的香气,一点都不腥;田螺酿里塞的是猪肉末,咬一口满是鲜味儿,孩子平时不爱吃田螺,这次居然吃了好几个。爸妈一边吃一边说“这菜比家里做的鲜,就是油放得有点多”,说着又夹了一筷子空心菜,笑得特满足。
下午的计划是去十里画廊骑自行车。在景区门口租了四辆自行车,我跟老公骑双人的,爸妈骑单人的,孩子坐在我跟老公中间的儿童座椅上,还特意选了带遮阳棚的,怕晒着他。十里画廊的路特别平坦,两旁全是稻田和小山,偶尔能看见农户家的水牛在田埂上吃草,还有卖当地水果的小摊,摆着黄澄澄的沙田柚、红通通的柿子。
我们没赶时间,骑一会儿就停下来歇一歇。路过月亮山的时候,爸妈非要跟“月亮洞”合个影,孩子则跑到旁边的草地上追蝴蝶,老公帮他们拍照,我坐在路边的石凳上,看着眼前的画面——青山、稻田、家人的笑脸,突然觉得这就是最好的时光。骑到工农桥的时候,刚好赶上夕阳,夕阳把江面染成了金红色,远处的山变成了剪影,我们干脆把自行车停在路边,一家人坐在桥边看夕阳落下去,直到最后一点金光消失在山后面,才慢悠悠地往回骑。
晚上没去热闹的西街,就在民宿附近找了家小餐馆,点了几个家常菜,还叫了一壶本地的桂花茶。吃完饭跟老公带着孩子在遇龙河边散步,河边有不少挂着灯笼的竹筏,远远看过去像一串星星落在水面上。孩子跑累了就坐在河边的石阶上股票配资学习平台,听着流水声,一会儿就靠在我怀里睡着了。爸妈则在民宿的院子里跟老板聊天,听老板讲阳朔的故事,直到夜色渐深,才各自回房休息。
加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